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理论学习

社区首页 首页 > 思政园地 > 理论学习 > 正文

国有经济推进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

发布于: 2019-09-04 09:58:14    来源:

2019-09-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胜利 赵云君

提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工业大国。在这一过程中,国有经济发挥了重要支柱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科学总结国有经济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我国在新时代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全面实现工业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成就的取得,缘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结合自身国情条件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道路创新。这一系列创新不仅是新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经验,也为世界民族独立国家实现工业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国有经济推进我国工业化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工业化历程中,国有经济始终占有主导地位,是推动中国工业化的助推器,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柱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国有工业经济资产和产值不断增加,是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49年的148.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193.4亿元,2012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为31.2万亿元,到了2017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为42.5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的37.9%。同时,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也持续增加,1949年为37亿元,1978年为3289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77.6%,201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为221036.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6.2%。正是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经济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106.2亿元。

国有企业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领头羊。新中国成立后,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大自身研发力度,成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最重要引擎,推动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开启后,国有企业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使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实现了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大大加快了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探寻科技创新突破口,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大力增强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在“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共有450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约占全国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1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占总数的85%;49项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占总数的45%。回首70年来新中国自主创新历程,可以看到包括两弹一星、北斗导航、中国高铁等大国重器在内的重要科技创新成就,无不彰显着国企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

国有经济是我国建立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支柱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国有经济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推动技术创新,改善工业结构和布局,使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国有经济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并占有主导地位。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为了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国有经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生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成为引领、带动和推动我国建立包含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所有工业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总之,70年来,国有经济是推进中国工业化的支柱力量,使我国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大幅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推进工业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70年来国有经济推进我国工业化的重要经验

70年来,国有经济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取得伟大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进行国有经济推进工业化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道路创新。

坚持国有经济推进工业化的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情变化,不断创新国有经济推进工业化理论,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要求相结合,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通过计划经济推进国家工业化,从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世界技术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将工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通过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推进工业化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科技信息化趋势和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提出通过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改革,推动我国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科技进步新趋势和国内形势新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提出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各类资产管理体制等改革,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化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提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四化”同步,走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道路。70年来,我国正是以不断创新的国有经济推动工业化理论,而不是教条地按照僵化的理论或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理论来指导工业化发展,使我国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大国的转变,走完了发达国家需要走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这也是我们对国有经济推进工业化的创新理论充满自信的现实依据。

坚持国有经济推动中国工业化的制度创新。工业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创新。国有经济推动工业化的制度创新,其根本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制度创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不断改革和创新,为推进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可靠的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三个途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为集中资源和技术推进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推进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这为从微观层次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宏观层次保证国有资产科学管理,有效发挥国有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作用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为推进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进行制度创新。7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建立及其市场化改革中的制度创新,适应了我国工业化各个发展阶段的要求,对于国有经济通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与时俱进的制度保障。

坚持国有经济推动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创新。世界各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选择合适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苏联完全不同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国有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经济推动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创新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推动不同发展阶段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是不同的,是发展变化的。新中国成立后,国有经济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全面主导工业发展,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新中国奠定了较好的工业化基础,使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初期,由农业国变为初步工业化国家。改革开放开启后,随着我国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并且越来越复杂化,这对于产业组织和企业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国有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特别是通过战略性调整,逐步集中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推动我国成为工业大国。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国有经济通过不断做强做优做大,重点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工业体系,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新进展,我国正在由工业大国成为工业强国。70年的实践证明,国有经济推动工业化的道路创新是适合中国工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推动工业化支柱作用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我国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正是我们对国有经济推动工业化的理论、制度和道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不仅是新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经验,也为世界民族独立国家实现工业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全面实现工业化

根据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2030年前后全面实现工业化。为此,在我国迈向全面实现工业化的伟大征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需要进一步创新国有经济推进实现工业化的理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面实现工业化提供理论指引、制度保障和路径支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国有经济推进实现工业化的理论。在走向全面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要按照“全面实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强化国有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意识、问题意识,用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发展的眼光来把握国有经济在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从而全面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作用,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解决全面实现工业化发展中面对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创新国有经济推进全面实现工业化的作用和路径理论,开拓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新境界。

继续深化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为全面实现工业化进行制度创新。在我国全面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继续深化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监管职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前瞻性产业集中。积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设具有高综合绩效和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总之,在新时代继续全面深化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工业化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不懈的内在动力。

国有经济引导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全面实现工业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全面实现工业化、迈向工业化强国的根本道路。因此,在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有经济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作为主要方向,抢占新一代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延长和价值链提升,引导和推动我国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胜利 赵云君,均系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