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专题推荐

社区首页 首页 > 思政园地 > 专题推荐 > 正文

触目惊心的高温热浪

发布于: 2021-07-22 15:20:36    来源:气象知识

在英国出版的《柳叶刀》是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倒计时年度报告》是由来自全球30多个顶尖学术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在连续监测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后,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进行独立评估后共同完成的,目的是为各国政府提供相关政策建议。2020年12月3日,“‘柳叶刀倒计时’2020年度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2020年《柳叶刀倒计时中国报告》是清华大学与伦敦大学学院和17家国内外顶尖研究机构合作,在全球版柳叶刀倒计时报告的指标结构基础上共同撰写的,专家来自气候、生态、地理、环境工程、公共卫生、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柳叶刀倒计时中国报告》指出:2017年,高温热浪致使中国损失了约1%的GDP,这相当于中国每年投入到科技领域的财政总预算;2019年,高温热浪造成的劳动效率降低和工作时间损失高达全国0.5%的总工作时间。高温天气对室外工作者的影响非常严重,对于老年人也很不利:与2000年年初相比,中国每个老年人在2019年平均要多忍受13天的高温热浪天气,而在高温天中,老年人的死亡风险要比非高温天高10.4%。可谓触目惊心!

我国各级气象部门许多专家对高温热浪进行过研究。多位专家指出:高温热浪其实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它不仅能导致人畜伤亡事件,还能影响农作物生长,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可以影响电力供应和道路畅通等,是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高温热浪引发伤亡人数的增速,远高于其他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和风暴等。

专家:热浪标准要因地区而异

热浪是指天气持续保持过度的炎热,也有可能伴随很高的湿度。我国选用统一的热浪定义: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持续3天及以上的炎热天气。热浪期是指一个地区出现热浪的期间。其实,我国幅员辽阔,热浪通常与地区相联系:对较热地区来说是一个正常的气温,对较冷的地区来说可能就是热浪。

专家对中国不同区域基于死亡风险评估的热浪定义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中国不同地区极端高温与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构建了不同区域的热浪定义。这项研究得出,中国各区域“基于死亡风险”的热浪绝对温度阈值为21.6~30.4℃,低于以往“基于气候特征”确定的热浪阈值35℃。“基于气候特征”确定的热浪阈值没有考虑气温对健康影响的地区差异和适应程度,不适合作为人群健康的早期预警值,而“基于死亡风险”评估的热浪阈值考虑了机体对热浪的应激反应和适应程度,较为科学。

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北方热浪温度阈值低于南方,高原地区温度阈值低于平原地区。这表明,不同区域人群对高温热浪的适应具有异质性,北部城市或较高纬度的城市居民比南部城市或较低纬度的城市居民对热浪更加敏感。这是因为,较暖地区的居民对高温产生了机体适应。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适应能力,例如因空调普及率、居民房子的类型、衣服的类型等原因,适应能力不同;不同地区的人群对热浪预警反应也不同。

防范:热浪来袭,科学消暑降温

当热浪来袭时,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中暑。因此,热浪来袭如何消暑降温,是个值得格外重视的话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中暑是在高温(特别是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高温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

人是恒温动物,正常人体温为36~37℃。不管气温如何,人体总能保持相对固定的温度。这是因为人体拥有皮肤和汗腺,可通过扩张皮肤血管、出汗蒸发散热来保持正常体温。通过扩张皮肤血管,可以让更多涌动的热血流经体表来和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降温的效果。但若环境温度过高、超过皮肤温度时,皮肤这个法宝就不太奏效了。这时,出汗成了唯一的散热方式,人们常常觉得流了一身汗后反而凉快许多。出汗能否有效散热,还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当空气湿度较大时,会影响汗液的蒸发,人体就难以有效散热。所以,下雨天过后的高温、高湿环境更容易发生中暑。

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及饮酒等。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会中暑,甚至死亡。

从个人的层面来说,预防中暑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多喝温水,适量喝绿茶,并注意补充盐与矿物质;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油脂等难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饮食;室内要经常通风。

户外活动时要穿凉快、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出行,不要长时间待在暴晒的地方;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里;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风油精等;日常生活应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防止“情绪中暑”。